开云体育官方,开云体育app,开云app下载,开云棋牌,开云直播,开云体育靠谱吗,开云体育和亚博,开云体育老板是谁,开云官网,开云体育,开云直播英超,开云电竞,开云游戏,开云,开云体育官网,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app, kaiyun sports, 开云体育简介, 开云体育官方平台, 世界杯开云, 开云体育app下载, 开云体育网址, 开云体育2025从机器舞狮的科技震撼到南音雅韵的文化浸润,从工会历史的薪火相传到亲子互动的温情时刻,这场别开生面的“六一”研学活动不仅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更展现了泉州市总工会在服务职工子女方面的创新实践。正如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朝芳在致辞中所说,“工会不仅是职工的‘娘家人’,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文化’的双重赋能,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激发创新思维,在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未来,泉州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工会+”服务模式,以更多元的活动形式、更贴心的服务举措,让在泉职工子女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让工会的温暖阳光照亮每一个家庭。
如何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泉州新质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泉州市总工会依托“泉工e家”网上工会,结合学习党史、工运史及“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将联学联创“线上课堂”与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首届职工文体节等融合起来,开设线上“云题库”、开通积分商城,做优做精“泉工惠”会员活动专区,举办线上知识竞答、职工文艺精品征集、职工摄影暨文创大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学乐融合,打造独具“泉工”特色的线上“思政课堂”,进一步拓展职工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不断增强职工凝聚力、提升职工幸福感。
此次技能竞赛是泉州劳动领域权益保障的一次“实战练兵”。基础理论环节需以扎实的知识储备,精准剖析劳动法律法规的每一处条文;而风险抢答环节,无疑是全场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高光时刻”,不断上演着精彩绝伦的脑力“速度与激情”,每一次精准无误的回答,都将这场脑力竞技的热血氛围推向新的高潮;案例推演环节,面对精心设计的模拟纠纷,选手们化身“纠纷调解官”“舆情处置指挥员”,迅速捕捉案件、舆情关键信息,从证据链梳理到矛盾焦点定位,从法律适用研判到调解方案制定,从舆情分析到情况处置,每一步都需冷静分析、精准施策。他们将专业知识化作“破冰斧”,劈开复杂案件的重重迷雾,在抽丝剥茧中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职工信访法律服务则是连接职工与权益保障的“连心桥”。今后,泉州市总工会将把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作为深化拓展“三争”行动重要内容,筑牢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底线,建立常态化工会就业帮扶、劳务协作机制,持续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做实地方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会+N”劳动领域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拓展工会与“一府两院”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维护全市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东南网4月30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亮 黄我成)为献礼百年工运,赓续红色工运精神,凝聚职工奋进力量,4月28日下午,泉州市总工会直属基层工会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暨“联创共建”活动,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举行。泉州市、丰泽区、洛江区总工会,市总直属基层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及联创共建单位负责人等100余人齐聚一堂,以“五送”(送思想、送保障、送点子、送文化、送技术)为载体,凝聚职工挺膺担当、奋勇争先,共谱联创共建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回眸百年路·赤心耀征程”主题展,工会干部职工们通过参观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重温百年工运发展历程,从红色工运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在直属企业劳模工匠风采展区,学习劳模工匠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近距离感悟榜样力量。在联创共建单位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展区,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中国邮政福建泉州市分公司、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等联创共建单位,展出企业职工创新项目、“职工之家”建设成果等,生动呈现直属基层工会联创共建新气象、新成效。
奋进征程再出发,文艺盛宴颂华章。随后,来自市总直属基层工会及联创共建单位的职工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合唱《灯火里的中国》,厚植家国情怀,唱响时代主旋律;诗朗诵《致敬,百年工运》,以铿锵之声诠释奋斗初心;非遗南音表演《直入花园》展现职工文化自信;情景剧《泉家福保幸福》生动演绎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职工奋斗风采;洛江区总工会选送的原创快板《工会人》,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来泉务工人员对工会“暖心之家”的切身感受,体现了泉州工会始终当好职工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娘家人的责任担当;耄耋之年退休职工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表达了爱党爱国爱工会的浓浓情怀;由劳模代表、工会干部领唱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引发全场共鸣,将气氛推向高潮……
这边,头戴黄花、身着绿袍的瓷都劳动者踏着铿锵节奏,衣袂翻飞间尽显瓷都古韵;那边,身着红黑活力装束的青年职工以激情定格时间,动感节拍点燃全场;忽而旋律一转,南北方秧歌流转间相得益彰,生动诠释了劳动者对祖国的深情礼赞;紧接着,十数把红绸扇“唰”地展开,如烈火翻涌,随鼓点甩出雷霆之势……比赛中,各参赛队伍纷纷亮出绝活,将健身操、健身秧歌、扇子舞、街舞、复古舞蹈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编排出一套套独具特色的广场舞。他们或轻盈飘逸,或刚劲有力,或热情奔放,或温婉柔美,以舞姿献礼百年工运,用汗水诠释奋斗精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汇工运力量与海丝风韵的文化盛宴。
“幸福,是我们以工匠之心雕琢事业、以赤子之情服务社会的漫漫征途。”活动中,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亚华以书籍《人生不设限》为引,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讲述自己以赤子之心育苗、以创新之勇破局、以睿智之言献策,在平凡岗位上传递温暖与希望的故事;“真正的幸福,是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了温度,产生了价值。”泉州工匠、福建省功夫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制片苏世杰结合《幸福是一种心态》的阅读感悟,分享了从匠心创作到生活点滴的温暖启示,他认为,幸福是精益求精的执着、是传递价值的感动,更是选择以感恩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缕微光。
随着活动转场至闽南小院,氛围更显诗意。“阅读与幸福,一个是精神的滋养,一个是心灵的满足,它们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鲤城区作家协会主席吴晓川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阅读与幸福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分享了《艺说世遗泉州》一书,强调阅读在传承文化、了解历史、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幸福生活的秘诀在于活在当下、享受过程。”泉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潘真枝向大家推荐了《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一书,她通过分享书中“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幸福不仅可追求,更可实践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将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生活气息、‘爱拼敢赢’的奋斗精神、‘多元包容’的城市品格融入讲解中,让游客不仅‘看到’泉州,更能‘读懂’泉州……”泉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卫华出席本次活动,并要求要深耕文化根脉,创新融合“非遗+科技”“故事+体验”等模式,让千年海丝记忆可感可知;践行使命担当,通过工匠精神深挖文旅资源,以专业讲解吸引客流、促进消费升级;确保培训实效,要求学员在三期集训中严守纪律、互学互促,将“讲得透、传得开、留得住”作为实践标准。
从申遗成功到文旅兴市,泉州故事因创新而延续,因传承而厚重。本次泉州古城讲解员百名培优活动是起点,而非终点。接下来,泉州市总工会将积极响应全国总工会部署助力职工文化旅游消费“十项措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工会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联动,通过技能竞赛、师徒传帮带等方式持续培育人才,争取让职工讲解员成为一张泉州文旅的“流动名片”,以匠心传承文化,以热情服务发展,携手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金字招牌,为泉州建设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打造文旅经济强市贡献工会力量。
推动“工会+文商旅”融合发展,形成“一工会一亮点、一街道一特色”工作格局;以奋斗、实干赋能“这YOUNG的丰泽 这YOUNG的五月”;构建“一体联动”宣教矩阵,形成“数智叠加”宣教效应,打造“乐教融合”思政课堂,创新“AI+宣教”;构建“思政教育+文体活动+技能实训”三位一体宣教品牌,深化“三维赋能”;打造全省首家职工心理幸福体验馆,构建“1+N”精准服务体系和“心”阵地体系,实现“培育匠心先健心”的工会服务新范式……会上,各县(市、区)工会、市直机关工会等单位交流宣教工作做法、经验成效,并立足实际,谋划新思路、新举措。
会议对扎实做好2025年全市工会宣传教育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工会要突出润物无声,拓宽思想政治引领路径。持续推动理论武装,深化职工“大学习”活动,以“小切口”宣讲“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拓宽思政引领路径,实施劳模工匠宣讲领航工程,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泉州课堂,探索“理论微课+劳模讲堂+实践研学”三位一体宣讲模式。不断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把职工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工会阵地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构建泉工“大宣传”格局。要有“大宣传”的思维,坚持“实干+宣传”工作理念,树立“策划先行”的工作意识,强化“工作即宣传、工作必宣传、宣传必感动”的导向。构建“大宣传”格局,构建纵横联动的宣传矩阵,联动做强市县工会传播矩阵。筑牢“大宣传”安全,管好用好工会宣教阵地,持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擂响奋进鼓点,凝聚职工建功新时代。要注重文化熏陶,做活职工文化服务提质。打造“泉工”文化品牌,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泉州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丰富“泉工”文化项目,结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以职工文体节为载体,开展“双十引领”职工文体活动。建好“泉工”文化阵地,倡导“一点一特色”,以“1”带“N”区域协作模式,切实把职工服务阵地打造成素质提升培训点、思政引领加油站、文体活动地标打卡点。
会议要求,做好工会宣教工作要筑牢根基强实效,树牢政治意识,牢牢把握工会宣教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创新工作方式,以“AI+宣教”促进工作水平实现跃迁式提升,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传播合力。要提升工作能力,持之以恒加强工会宣教干部的“新质传播力”,持之以恒加强工会宣教干部的“脚力脑力笔力眼力”,大力弘扬“四下基层”等优良作风,切实增强做好工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活动现场,大家一起观看了2024年全市劳模工匠宣讲“六进”活动宣导片,并启动2025年全市劳模工匠联学联创暨主题宣讲“五进”活动。2025年,全市工会将深入实施劳模工匠宣讲领航工程,以构建职工“大思政”体系“双百”计划为抓手,组织好百名“劳模工匠宣讲员”开展百场以“百年工运铸辉煌 奋进时代谱新章”为主题的联学联创主题宣讲“五进”活动,积极探索“理论微课+劳模讲堂+实践研学”三位一体宣讲模式,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泉州课堂。
“技术的突破从来不是坦途,但每一次挫折都是创新的火花。”“推动‘工会+学院+企业’模式,培养数字领域产业工人和工匠,助力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主题宣讲环节,全国劳动模范、八闽工匠侯国建,福建省劳动模范、泉州工匠吴良江,以及福建省数字工匠、金牌工人蔡荣盛三位劳模工匠宣讲员以“匠心智造 创新筑梦”主题,分别从“坚守初心、智造未来、政策引领”三个篇章,结合各自的创新实践与感悟,用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接下来,泉州市总工会将以“百年工运铸辉煌 奋进时代谱新章”为主题,推动劳模工匠宣讲“五进”活动全面铺开。从晋江智造车间的创新启航,到美丽乡村的振兴实践;从校园课堂的青春引航,到产业基地的红色传承,再到工会驿站的暖心对线场示范性劳模工匠联学联创暨主题宣讲活动,推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不少于100场次的主题宣讲活动,让“泉工声音”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以百场宣讲、万人参与,引领全市广大职工在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和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东南网3月26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黄丹萍)“现在小区环境好多了,再也不愁‘落雨天’了,雨水倒灌的‘心头患’终于解决了……”泉州鲤城区南滨江铭悦小区治理提升后的小区环境,让居民们“有感更有得”。南滨江铭悦小区是由鲤城区劳模、浮桥街道田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俊明负责,吴俊明聚焦小区环境改善与公共设施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党支部+楼栋长+业委会+志愿者+物业”五方联动机制,引领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协同奋进,确保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有见效、有成效。
这是泉州工会引领劳模参与小区业委会工作,赋能基层治理提效,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工作缩影之一。近期,泉州市总工会聚焦全市物业管理“四升一降”目标,主动融入全市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以工会+社区+小区模式,开展主题文明实践进社区、工会干部蹲点服务进社区、劳模服务队进小区等活动,加强新时代泉州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文化赋能、阵地赋能,推动劳模宣讲和送文化、送知识、送服务进社区、小区,以“工”力量助推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叮咚……”抢答器嗡鸣声不断。在知识竞赛现场,参赛选手蓄势待发,拼反应、拼积累,互不相让,充分展现了丰富的物业知识储备和默契的团队协作精神。而另一边,在技能实操环节中,物业管理员围绕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嵌入式社区治理等新时代物业服务主题展开演讲,用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展现物业工作者勇毅前行、同心筑梦的精神风貌……“在此次赛事期间,与各地优秀物业管理员相互交流学习,了解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此次竞赛物业管理员组金牌获得者黄虹表示。
“我们优先推荐熟悉小区情况、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有领导力、有公心、热心、善心、恒心的业主以及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劳模等,选举为小区业委会成员特别是业委会主任。”福建省劳动模范,泉港区后龙镇福炼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俊辉说。近年来,福炼小区坚持像选村干部一样选好小区业委会,形成“小区党支部有力引领、物业企业有为服务、业委会有效监督”的治理模式,将小区打造成为业主心中“宜业宜居、设施完善、服务便捷、邻里和谐”的温馨港湾。
刘俊辉所负责的福炼社区是老旧小区,共有住宅60栋1686户,总人口5128人,常住3521人。福炼社区建立了“红色物业”“居民服务监督微信群”“红色积分”等共治平台,发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刘俊辉总是第一时间跟进居民反馈的问题,督促协调物业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公示在平台上,倒逼物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系统施策、联动治理,把“点滴小事”办成“暖心实事”,力促小区“颜值”与“气质”显著提升。
双向联动聚合力,交叉任职共治理。去年以来,泉州市总工会以“工”字号品牌为纽带,通过技能赋能、劳模引领、机制创新和文化浸润,推动物业管理服务从“有物业”向“好物业”、从“有典型”向“全面优”、从“有规模”向“高质量”跨越升级,努力成为职工的“传声筒”、社情民意的“收纳箱”、治理服务的“主力军”,构建多元共治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探索更多惠及职工、赋能治理的创新路径,助力打造“幸福泉州”新图景。据悉,至今,市县两级工会推动成立物业及新业态企业建会1220家,会员达6.1万人,市县劳模工匠参与社区管理近30名,实现“联合制+全覆盖”。
赖小星表示,去年年底以来公司订单量持续增长,出口产品供不应求,负责产品工艺设计的她与同事们全力以赴,从产品颜色、细节、风格等都用心打磨,助力企业增产扩效。而长时间高负荷状态,容易导致精神心理处于“紧绷”状态,对于职工的“心”需求,工会“娘家人”第一时间掌握职工心理动态,市、县、行业和企业工会联动,开出“心灵释压良方”。在心理幸福体验馆,赖小星与同事们通过身心健康测评、团体互动释压、心理疏导、心理健康咨询、情绪减压、心灵放松训练、陶瓷与心灵邂逅等环节,在全方位调节身心状态的同时,幸福从“心”启航,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奔赴幸福彼岸。
“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代表神经系统功能大小,越高代表机体的调节能力越强,经检测您的活性处于正常水平;心脏稳定性可评价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心脏健康问题,经检测您的心脏稳定性处于一般状态。经过血管状态分析、血管弹性分析,您的血液循环和血管状态很好,请您继续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加强身体锻炼……”在心理幸福体验馆工作人员小夏的引导和帮助下,赖小星领取到了一份心理健康科学“体检报告单”,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有了全面的了解。她表示,“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上将会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合理、协调地应对各种挑战,心理幸福体验馆是咱职工的‘心灵家园’。”
德化县总工会负责人介绍,德化县总工会职工心理幸福体验馆采取“工会牵头、部门联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推、多方共赢”的运作模式,推行“一月一主题”,覆盖消防、教师、中小学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营企业职工以及苦脏累险行业职工群体。心理幸福体验馆自1月2日正式揭牌、运营以来,截至目前,已举办20余场职工团体心理减压放松活动,开展“一对一”“一对N”心理健康体检、咨询和疏导活动,服务职工近千人次。心理幸福体验馆——被职工誉为“心灵之舟”的港湾,在这里,每一份关爱都如明灯般照亮心灵前行的方向,引领职工心理健康幸福启航。
“您的幸福公式是什么呢?幸福=()+()+()”在职工心理幸福留言区,许多参与体验的职工纷纷留下了自己的“幸福公式”。德化县职工心理幸福体验馆工作团队有心理学教授、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医院专家医师、团体行为训练师及疗愈师等专业人才,服务功能齐全,主要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测试与职业素质评估、心理健康公益讲堂、心理疏导、情绪减压等服务。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职工倾诉心声,打开心结;通过放松训练,让职工从强大的压力中得到解放;通过心理测评,让职工发现隐藏的心理问题,准确判断自我心态。
据悉,面对职工多样化、多元化需求,德化县总工会职工心理幸福体验馆将继续秉承“关爱职工心理健康、助力职工幸福生活”的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将在未来推出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活动项目,采取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驿站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知识培训等方式,延伸服务手臂,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需求;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产业资源、非遗文化,共同推动职工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积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体验馆的各项设施和服务,努力打造成为职工心中的“心灵家园”。
“工”聚爱心,“会”暖耆年。3月4日一早,泉州市总工会机关工会、泉州市残联专门协会、洛江区总工会机关工会联合主办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暨“‘工’聚爱心 ‘会’暖耆年”专场活动在江南老年颐乐园温暖举办。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清扫院落路面上的落叶杂物、整理屋内卫生;有的则坐在老人身边,陪他们拉家常、唠唠嗑,开展心理咨询、普及康养知识;还有的则用歌声礼赞、以舞蹈抒情,“十八般武艺”逗得老人们嘴角都合不拢……除此之外,市残联的工作人员还在现场设立了辅具服务站,维修起了轮椅等辅具;专业医护人员为老人们提供了保健按摩和健康咨询服务。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忙碌而有序的身影成了院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们的到来,不仅切实为老人们提供了生活上便利、带来了欢声笑语,更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尊老爱老、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民营经济是泉州最靓丽的名片。在泉州民营企业,许多产业工人渴望提升学历、增长技能,但是因为工作忙、时间紧,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针对这一情况,泉州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联合职业院校实施“求学圆梦行动”,以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能人才为重点,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产业工人继续教育新模式,通过优惠政策、学费补助、学分累计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资源集成、贴近生产、高效便捷、管用实用的学习培训服务。
020-88888888